跳至正文
中文医学术语分类框架插图

中文医学术语(含中医)分类框架

中文医学术语(含中医)分类框架体系为医学术语系统的所有概念提供一个一致性分类框架体系。该框架体系由27个顶级分类概念和32个亚类概念组成。该分类框架基于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T/CHIA 16-2020 医学术语(含中医)分类框架体系》。

顶层概念描述

1 症状和体征。由疾病或其他病理现象引起的身体或精神上的异常状态,以及患者自身感觉的和医生发现的异常现象。
1.1 中医症状和体征。通过中医四诊获取的与西医有明显语义上差别的症状体征术语。
1.2 西医症状和体征。西医诊疗过程中使用的按照西方医学体系描述的术语,由疾病或其他病理现象引起的身体或精神上的异常状态,以及患者自身感觉的和医生通过视、触、叩、听发现的异常现象。
2 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身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 
2.1 中医疾病。中医体系疾病名称术语。
2.2 西医疾病。西医体系疾病名称术语。
3 中医证候。
证的外候,即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等本质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表现为临床可被观察到的症状等。
4 治疗。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所实行的干预或改变疾病状态的过程,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精神心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营养膳食治疗、其他仪器治疗等。
4.1 中医治疗。包括中医的治则治法、非药物处方等,如穴位组配等。
4.2 西医治疗。西医理论指导的治疗方法。
5 诊断方法。通过物理检查或者中医四诊,结合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病理检查甚至计算机辅助以确定疾病的性质,并与相近疾病进行鉴别的方法。
5.1 中医诊断方法。中医理论指导的诊断方法,如望诊、切诊等。
5.2 西医诊断方法。西医理论指导的诊断方法,如生理状态评估、粘膜活检等。
6 中医四诊检查对象。
中医四诊的检查方式的目标对象,包括望诊对象、闻诊对象、问诊对象、切诊对象。
7 生理结构与功能系统。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器官和组织,以及一些没有具体形态的器官或系统。
7.1 中医生理结构与功能系统。包括中医的形体和形态,如经络、三焦等。
7.2 西医生理结构与功能系统。包括西医的正常和异常的解剖结构,如腺体结构、皮肤和皮下组织结构等。
8 身体物质。身体内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物质。
8.1 中医身体物质。中医理论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
8.2 西医身体物质。西医理论的身体内物质,如体液、咽粘液等。
9 药物。以治疗、预防或诊断为目的,或为了改变人或动物的生理功能或行为的物质。
9.1 中药。包括中药饮片、颗粒剂、中成药、方剂(汤药)、散剂、丸剂、膏剂及其他外用药剂等。
9.2 西药。包括化学药、生物制品。
10 药物加工。
包括药物煮沸法、调配方法以及其他与药物有关的操作方法。
11 设备。健康促进和疾病诊治过程中涉及的所有仪器设备。
11.1 中医设备
中医诊断、治疗、评估、康复、预防等相关的器械和设备,以及配套软件系统和平台。
11.2 西医设备
西医诊断、治疗、评估等相关的器械和设备,以及配套软件系统和平台。
11.3 非医疗设备
非医疗,但和医疗过程相关的,或在医疗环境中的设备、软件、信息平台、信息安全系统等,如计算机、打印机、自助机等。
12 临床事件。发生在一定时间点的临床情况,如疾病爆发、诊断、治疗等。 
12.1 药物事件。与药物相关的事件,包括采药、制药、药房或者药物毒副作用等相关事件。
12.2 医疗事件。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事件。
12.3 非医疗事件。非医疗过程中直接发生的事件,但与医疗相关,如医疗管理、教育等。
13 健康管理。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包括在医院以外进行的对个人或人群的诊疗后康复、慢性病管理、预防、养生、调护、健康教育等。
13.1 中医健康管理。包括中医养生调护、预防、护理、保健、随访、教育等内容。
13.2 西医健康管理。包括西医预防、社会教育、随访、护理、人群筛查等内容。
14 中医理论与经验。中医临床实践中与疾病、治则和治法、研究和应用等有关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
14.1 中医理论。指导中医临床的理论。
14.2 中医经验。包括中医学术流派、历代医家学术内容、各家学说。
15 标本。
为评估、诊断、治疗、减轻或预防疾病或异常的身体状态或症状而收集取得的认为可代表整体的一部分的体液、呼出气、毛发或组织等,包括来自人体和非人体的标本。
16 检测指标。物理或化学的测试结果,可以揭示或评估身体变化。
16.1 中医检测指标。中医诊疗涉及的舌象图、脉象图、经络图像等。
16.2 西医检测指标。包括西医诊疗涉及的检验指标、检查指标等。
17 实验室操作。
对样品中的单个分析物或者复合物的测定或观测的检测方法,如呼吸功能检测、胃镜检查、病理检查、实验室检测等。
18 有机体。
生命实体,包括但不限于动物界、微生物界、植物界,可用于模拟疾病的起因,如炭疽杆菌、地衣、酿脓链球菌等。
19 物理因素。可作为损伤机制而发挥作用的因素。
19.1 物理力。包括自然力和非自然力。自然力,如重力、风流、空气流、气温等;非自然力,如机械力、磁力、放射、爆炸、运动、电流、火等。
19.2 物理对象。包括天然和人造的物体,如印刷材料、房间地面、车、个人物品、衣服等。
20 外部物质。具有独立存在的物质,其来源可能是生物的、矿物的或化学的,如过敏原等。
21 测量单位和限定值。包括量词和限定值。
21.1 测量单位。定义和采用的可测量的量,与其他相同尺寸的量进行比较以表示他们相对于改量的大小。中医测量单位,如长度单位(寸,同身寸)、(两)块(姜)、(三)节(葱)等;西医测量单位,如摄氏度、毫升、毫米汞柱等。
21.2 限定值。对其他词起限定作用的术语,如语种限定、时间限定、偏好限定等。
22 文档。
由个人创建,目的是向他人提供有关临床事务的信息,如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健康档案等。
23 短语
作为一个概念单元的一小组词,通常是一个从句的组成部分。
24 社会背景
包括人、职业、机构、家庭、宗教、团体、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
25 环境与定位。环境类型名称和地理/政治区域名称以及已命名的位置。
25.1 环境。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总和,如社区环境、医院环境等。
25.2 地理/政治区域。地域名称或已命名的位置,如岭南地区(五岭以南的地区)、巴蜀(四川省)、欧洲、南美洲等。
26 连接词。
连接两个或多个实体或部分的概念,用来表示这些实体两者之间的关系类型。
27 特殊概念。
不再使用的概念和不具有具体含义的节点概念,包括错误概念、重复概念等。